建筑业有没有“蓝海”?
一、“蓝海”很难找到,“红海”是永恒
从整个建筑行业看,这个古老、传统的行业似乎很难找到“蓝海”。发达国家,经历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,长时间的竞争迫使企业在业务模式、管理、技术方面进行升级转型,最终使行业基本成熟,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竞争态势。活下来的企业在自己特定的行业市场、特定的区域市场,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。特定企业会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,同时,也不会轻易踏入别人的优势领域,这就好像非洲大草原每群狮子的领地,在一定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。所以总体上,既不是“蓝海”,也不是“血海”。
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大时代,中国建筑业的竞争情况与国外显然不同,在国内,很难找到一个“你能做、别人不能做”的领域,也很难找到一个“你长期能做,别人长期难以模仿和跟上”的领域。就整体而言,在可以预计的五至十年,中国建筑行业,“蓝海”很难找到,“红海”是永恒。而且“蓝海”即使能找到,也是很小的缝隙市场,保持很短的时间,比如新的建造方式、业务模式、满足新的需求,如果能快人一步的话,还能找到蓝海,但是别人一跟上来就不是蓝海了。
二、寻找“黑海”
在中国建筑业市场,能否找到“蓝海”?或者介于“红海”和“蓝海”之间的“黑海”?是有可能的,但需要以企业的组织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前提。
第一类“黑海”是基于模式转型产生的短期蓝海。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考虑:一是基于客户需求和价值的建设期价值链延伸,比如EPC;二是基于客户价值的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价比(如BOOT);三是基于成本和客户价值的技术创新。这三个角度,可能会产生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短期蓝海,有能力的企业,会在一段时间内,获得蓝海的红利。随着竞争者能力的不断提升,利润也会不断下降,最终变为红海。
中建三局、中建八局,在EPC模式上的强大竞争优势,为它们的业务和利润增长打开了新的大门;上海隧道股份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设、运营、管理的理念和能力,为企业赢得了市政项目BOT模式的竞争优势;金螳螂将公装业务上积累的技术、供应链、管理和团队的优势,转移到新兴的家装市场,形成了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。
第二类“黑海”是在无人关注的缝隙市场,企业塑造综合优势形成“蓝海”。中国之大、产业之丰富,给建筑业带来了数量众多的缝隙市场。有这样一批中小建筑企业,它们规模不大,寂寂无名,但无论外部市场如何起落,它们还是过得很滋润。它们活在一个很小的缝隙市场,以客户需求为目标,借鉴同行的技术,不断提升服务的综合性价比。
广东云浮有一家建筑企业,专注于规模化养殖场建筑工程业务,将研发、设计、工程建筑、服务融于一体,为养殖行业提供高品质、高效率的畜牧养殖房舍工程。它做不了超级工程,进不了排行榜,得不了鲁班奖,大领导也不会为它的工程剪彩,属于建筑业里没有风采的无名之辈,却活在一个有小利基的“蓝海”市场。中国建筑业,存在大量这样的缝隙“蓝海”市场。
眼下,中国正处在从“高速度增长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转型的关键阶段,转型中的中国,既给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会,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观念和能力转型的巨大挑战。建筑行业既有模式、既有业务的市场开始萎缩,大多数企业都在既有市场里血拼,使既有市场从“红海”变为“血海”。建筑企业需要从全新的角度,看待未来的建筑业市场,新模式、新业务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,这些市场是目前建筑业的新“蓝海”。这片“蓝海”,属于那些快速改变观念和快速建设能力的建筑企业。